来源:青年报 2015年04月14日
针对社区的不同人群,各社区基金会推出了符合社区自身特点的专业度高、参与度强、归属感足的社会活动。通过接地气的社区活动,探索社区基金的发展模式。
自1914年全球第一家社区基金会——美国克利夫兰社区基金会成立至今,社区基金会走过了百年历程,也成为国际公益慈善活动的重要组织形式。而在我国,社区基金会尚属起步阶段。
去年底,上海市委、市政府一号调研课题“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出台的一系列文件明确,鼓励街道、乡镇探索设立社区发展基金(会),为社会资金支持社会力量参与社区治理创造条件。多个区域开始掷地有声地试水社区基金会,一场充满归属感的社会治理创新实验由此开始。本报记者对沪上社区基金会的现阶段生存发展进行深入探访,剖析三大优势,也挖掘待解的三大难题。 青年报记者 陈诗松
突破
社区基金会探索创新社会治理
一个周日的下午,洋泾社区图书馆的综合活动室里人声鼎沸,人群中有高一年级的学生,有78岁的忠实读者,有图书馆的工作人员,有社区学校的校长,也有家住洋泾的大学老师……看似不相关的近40个人聚在同一个开放空间里,讨论着同一个话题:社区图书馆需要什么样的志愿服务。
“洋泾社区图书馆目前仅配有6名全职人员,且要维持全年无休的开放运营,本身人力缺口很大。而2014年咱们洋泾在浦东36个街镇的社区图书馆中年度借阅量排名却仍是名列前茅,显然志愿者们在其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说话的是洋泾社区公益基金会的工作人员,从名字上就可以看出,有别于一般的基金会,它多了“社区”两个字。洋泾街道办事处在两年前发起成立了这家社区基金会,定位其为“上海基层政府探索创新社会治理的一个试点”。
“创新社会治理”6个字,说来抽象,但是一场开放空间的讨论会,就让这近40名洋泾居民一下子理解了。在紧锣密鼓3个多小时的互动讨论里,大家各抒己见,有老年志愿者建议图书馆配备老花镜和急救药箱,以便给老年读者提供便利;有年轻人建议图书馆开通手机和网络平台,实现更便利的电子阅读服务,甚至通过第三方服务送书上门,把阅读延伸到家庭;有人建议志愿者培训更有系统,有人建议志愿者招募更加多元……一场多方参与的讨论,共同“决策”了社区图书馆未来的志愿服务模式。
“没想到有这么多关心图书馆的志愿者,尤其是年轻的一代人”、“做公益除了高大上,还应该多有这样跟社区接地气的活动”、“这是一种社区治理社区参与的实际形式,非常好”……一场落地活动,一句句来自参与者的称赞,让居民明白了什么是创新社会治理,也让洋泾社区基金会在居民中获得了更好的口碑和“群众基础”。
照射阳光照不到的社区角落
除了名字里多了“社区”两个字,社区基金会和普通的基金会究竟有何不同?去年底上海市委、市政府一号调研课题“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出台的一系列文件对此作出了清晰的解释,“社区基金会作为一种新型的公益性社区服务型社会组织,可有效整合各类社会资源,使许多社会问题在社区层面以慈善、公益、自治、互助等方式解决,进而缓解各种社会矛盾。同时,通过企业、社会组织、社区居民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互动推进的社区治理新体系,有效强化基层‘末梢’管理和服务。”简而言之,社区基金会就是要弥补政府不足,照射到阳光照不到的社区里的角落。
随着一号课题深入到各个区县中,在上海的社区里,社区基金会不再只有洋泾社区基金会这一个“独生子”,“忽如一夜春风来”的一号课题引导有了“千树万树梨花开”的积极响应,多家区域都开始跃跃欲试地酝酿相关的扶持政策。
在杨浦区政府于今年1月刚刚发布的《关于进一步促进杨浦区社会组织发展实施意见(试行)的通知》中,明确指出,要建立社会组织多元化筹资渠道,“探索成立社区基金会。”就在今年3月,这一新政策立刻有了掷地有声的回响,杨浦区江浦社区公益基金会作为上海市首家社区级非公募基金会在杨浦成立,旨在“通过开展慈善救助、资助社区公益项目和社区公益活动,推动公益人才的培育和公益组织的发展,促进社会资源整合,营造社区共同体,为社区成员服务。”
而在上周,青浦区刚刚召开了在该区成立首家社区基金会的研讨会。在谈到成立社区公益基金的意义时,上海交通大学第三部门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徐家良教授连续点赞,认为社区公益基金的重要突破在于推动社会治理从“政府单元”转向“社会多元”,聚集社区资源,创造各种渠道,更好地为社区居民服务,有利于社会各界更好地融入社区、服务社区。
优势
专业度高:充分整合社区资源 深度解决社区问题
社区基金会究竟能为这个社区带来一些什么?最根本的就是更有针对性、更加接地气地去解决社区问题。
洋泾街道融合了浦东原住民、浦西动拆迁户、新上海人、外来务工人员甚至国际友人,难以完全依靠政府单一主体去满足日益多元的社区需求。针对社区的不同人群,洋泾社区基金会既推出了面向老年人的全家福拍摄项目,也有针对社区儿童推出的洋泾社区图书馆义工伴读服务,还有面向社区中学生的社区公益挑战赛,以及全民可参与的社区公益集市,在政府扶贫帮困的基础上更贴合时代地服务社区居民,可谓“无孔不入”。
同样,江浦路街道高档商务区、中端居住区和二级以下旧里犬牙交错,“新老旧、三合一”特征鲜明,社区需求多样,社区治理复杂。基于社区自身的特点,江浦社区基金会刚成立不久,就已经试水推出了“五彩斑斓”五大公益项目板块,包括关注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红色“阳光成长”、资助困难家庭的蓝色“放飞梦想”、关爱老年群体的金色“心系夕阳”、关注低碳环保的“传播绿色”、资助青年创业的橙色“扬帆起航”等,首批项目资助资金不少于50万元。
“通过支持自下而上产生的项目,成为社区共同利益和共同意识形成的催化剂。通过协商民主的资金使用方式,成为推动社区共治的新引擎。通过社区基金会独立法人运作机制与社区共治平台的有效对接,实现社区共治平台的实质性运作。”展望社区基金会的发展,江浦路街道办事处副主任郑一鸣信心满怀,“基金会为社会资金支持社会力量参与社区治理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仅此一点,突破意义就十分重大。”
参与度强:捐赠人关系紧密还有话语权
“社区基金会和普通基金会还有一点很大的差别,就是捐赠人和被捐赠人之间的地理位置和心理距离都更贴近。”洋泾社区公益基金会的宣筹部主管向圣兰告诉记者,该社区基金会的策略中,有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提供捐赠人服务”。
据了解,在今年洋泾社区公益基金会的发展计划中,邀请社区捐赠人参与项目评审会是重点项目之一。“基金会筹得的款项中,我们将非定向捐款整合起来,将在今年面向全市的社会组织推出总额为80万的招投标项目,究竟哪些组织能入选?我们让捐赠人来评定。”
向圣兰介绍说,作为项目初审会,被邀请的社区捐赠人具有全权决定权,由其投票通过的项目才有资格进入下一轮的专家评审会。而当项目通过评审进入实施阶段,社区捐赠人将再次被邀请实地进行考察和评估。“强化捐赠人的参与和体验,将是我们社区基金会的重点工作。”
归属感足:募之于本社区用之于本社区
“我把钱捐给社区基金会,最后这些钱又用到了社区的建设上,我觉得比以往的那些献爱心更有意义,善款怎么用都是看得见摸得着,更重要的是我也能为自己居住的小区作出贡献。”来自洋泾街道的老居民刘先生说道。社区基金会最特别的优点,非其无法替代的归属感莫属了。
对于社区基金会而言,募款的主要来源就是立足于本社区,社区居民是重要的募捐力量。青年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社区基金会在不少老龄化社区中的募款效果往往“更胜一筹”,很多老龄化社区的居民彼此相熟,邻里关系比较好,更有社区归属感,加上很多老年居民都是老党员,依然拥有着老党员、老革命的理想,很愿意为社会做出贡献。“相比之下,新型小区的年轻人响应则不太积极,还在一个游说和普及理念的过渡阶段。”向圣兰说。
社区里的企业也是社区基金会筹款的重要来源。江浦社区公益基金会目前还是非公募基金会,在发起资金中,很大一部分来自于街道的企业,包括上海文通钾盐集团、上海晋文置业有限公司、上海轩茂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杨浦良友食品有限公司等企业共同捐赠了200万元。有评价说,这是江浦路街道整合资源、激发活力、推进共治的有效探索。基金会副理事长、上海轩茂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副董事长陈国萍对此表示,“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得到了社区各方面的大力支持,现在企业壮大了,我们也要回馈社会,让社区居民共享企业发展成果。”
社区基金会与社区百姓的另一面亲近感还体现在,社区基金会里的重要成员很多都是从小在社区里长大,对民情民风充分了解的本社区居民。记者注意到,在洋泾社区公益基金会的理事会和监事会成员构成中,既有洋泾街道的助理调研员,也有街道里的企业雇主、学校校长,还有街道里的一个小区居委会主任兼任监事一职业。而在理事会成员的9名理事中,有3名都是洋泾街道的居民。生活于斯,成长于斯,也有助于更好地服务于斯。
问题
政策空缺:
“摸石头过河” 免税资格认定难
在国内,第一家社区基金会并不在上海,而是在深圳。早在2008年,中国首家以服务社区、服务居民为宗旨的民间基金会——桃源居公益事业发展基金会在人民大会堂成立,这些年的发展使得这个基金会的资产以亿计。反观刚开始试水的上海社区基金会,想要发展壮大,遍地开花,还缺一样很重要的内容:相关政策和规章制度。
记者查阅相关资料发现,在深圳,民政部门在一年前就已出台《市民政局社区基金会培育发展工作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不仅明确规定了服务内容,以及民政部门在社区基金会培育发展工作中的职责,也出台了不少政策优惠,例如要求各区民政部门及街道办事处应采取项目购买、项目补贴和项目奖励等方式,鼓励社区基金会承接公共服务项目,并为社区基金会提供必要的办公场地和设施等。该办法还规定可以根据社区公共需求和捐赠意愿在社区基金会设立冠名基金,由社区基金会提供资金管理和项目服务,设立金额不少于5万元。然而,这些内容在目前的上海来说,还是一片空白。
与此同时,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资格和免税资格的认定也是困难重重。洋泾社区公益基金会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自2013年成立至今,一直到上个月才刚刚获得了免税资格认定,可以开具免税发票,“在此之前,我们必须要交20%的税,无疑是开展工作的一大障碍。而现在,能开具免税发票,可以说才能真正开始做一些想做的项目,对于鼓励企业捐赠无疑也更有吸引力。”
资金短板:
筹款金额不见涨 持续筹款力考验重重
成立社区公益基金会,筹款的渠道自然大多数来自于社区内。据透露,自洋泾社区基金会成立以来,每年筹款的“大头”来自于年底的慈善联合捐,连续两年以来,每年都能筹到70万左右的善款。然而,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洋泾街道成立社区基金会以前,每年底的社区“献爱心”活动中,筹款金额也能达到这个数字。那么,社区基金会的筹款优势体现在哪里?
对此,洋泾社区公益基金会的相关工作人员坦言,就目前而言,筹款增长依旧是个难题,“从评价机制来说,不能只看单方面的金额,而是要看项目的质量。”
对此,业内人士建议,社区基金会还有很多方面的筹款渠道可以探索,“比如现在很多人喜欢用手机支付。如果不管是1元钱,还是50元,都能在线像微信红包一样简单完成捐赠,有可能激发出更多人的公益积极性。”还有人建议,未来社区基金会创新募集方式,探索网上捐赠、电话捐赠、预约上门接受捐赠等方式,建立规范、常态的资金筹集机制,提高资金募集水平。
人才匮乏:
了解社区还不够 项目水准待提高
“尽管对于社区情况很了解,但怎么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等方面能力还不足。怎么做,怎么评价都要很多专业知识。”除了筹款艰难,社区基金会人才的培养同样也是难题。
业内人士指出,未来社区基金会条件成熟有两方面的指标,“一是找钱不能光靠企业,要发动全民参与。二是人才的培养,学校是培养不过来的。公益人才的缺乏会影响到项目的专业性。即便各个社区未来都有了社区基金会,但也并不意味着可以直接策划出高水准的项目。”
“社区基金会在国内尚属新生事物,试点是一项全新工作,包括参与其中的社区基金会工作团队、甚至部分干部都还比较陌生。”江浦社区公益基金会工作人员介绍,针对这些薄弱环节,将有计划、分层次组织实施各类培训计划。